根据巴基斯坦军方的说法,阵风是被歼-10C击落的,这就引发了外界对阵风战斗机性能的质疑,1架价值2.5亿美元的战斗机,被价值不到1亿美元的战斗机轻松击败,看起来印度又当了一次冤大头。
而在外网,一张署名CNN的图片,公布了本次印巴冲突双方的具体损失,印度损失6架战斗机,巴基斯坦1架都没有;印度11个空军基地遭到攻击,巴基斯坦只有3个;印度损失553个无人机,巴基斯坦损失78个无人机。印度阵亡21名士兵,巴基斯坦阵亡1名士兵。印度损失一套防空系统,巴基斯坦没有损失。虽然这份战果的数据可能并不权威,但却代表了全球大部分媒体的观点,那就是印度的损失远大于巴基斯坦,这场冲突印度不仅没占到便宜,反而比2019年输得更惨。
2019年的印巴冲突,印度仅仅被击落了一架快退役的米格-21,被俘虏的飞行员后来也被巴基斯坦释放了。而2025年的印巴冲突,印度至少损失了一架刚买的阵风战斗机,米格-21属于第二代战斗机,阵风则属于四代半战斗机,两者的价值完全不在一个维度。2019年,印度还可以安慰自己,米格-21被F-16击落是很正常的事情。可2025年的阵风被歼-10击落,印度已经无法用战斗机代差来为自己找借口了,因为在印度的宣传中,阵风要比歼-10先进多了,只有歼-20勉强可以当阵风的对手。
不过随着印巴空战细节的公布,网络也逐渐传出另一种声音,那就是阵风输得很冤,阵风并不是单纯输给了歼-10,而是输给了歼-10背后的体系。巴基斯坦军方先是在侦察卫星、预警机的帮助下,及时察觉了印度空军的空袭意图,迅速出动歼-10进行拦截,然后利用电子战机压制了印度战机之间的通讯与情报传输。反观歼-10这边,利用通用数据链,能够从预警机那里获得敌机准确坐标,在不开启雷达的情况下就能向阵风发射霹雳-15导弹。而阵风则基本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,因为印度空军出动的是A-50预警机,数据链与阵风的并不通用,无法直接将获取到的战场信息传输给阵风,只能以语音通报的方式向阵风战斗机飞行员提供有限的信息,更无法帮助阵风战斗机引导空空导弹。
5月11日,台湾退役少将栗正杰就表示,印度的防空导弹与预警机是俄罗斯产的,一些雷达是以色列产的,单打独斗的阵风,打不过拥有体系支持的歼-10太正常了。
就连巴基斯坦空军少将奥朗则布·艾哈迈德都表示:阵风是一种性能强大的飞机,如果用的好会很强大。言外之意,就是嘲讽是印度不会使用阵风,才导致阵风轻易被歼-10击落的。
而这也揭示了印度空军目前最大的顽疾:万国牌。单纯从战斗机数量来看,印度空军要远强于巴基斯坦空军。印度空军拥有260架左右的苏-30MKI、80多架米格-29、40余架幻影-2000、36架阵风、80架左右的光辉战斗机,以及数量不详的美洲虎攻击机。其中苏-30MKI、米格-29使用的是俄罗斯的数据链与雷达,幻影-2000和阵风使用的是法国的数据链与雷达,光辉战斗机使用的是以色列的雷达,数据链不详。这也就意味着,这些飞机在打仗的时候,无法兼容到一个指挥体系中,彼此之间无法通过数据链交换情报,只能使用未加密的语音通讯进行有限的信息沟通。
而巴基斯坦空军这边,这次出动的都是清一色的中国武器,从预警机到战斗机到电子飞机,都实现了数据链的通用,整个编队形成了一个整体。一边是各自为政,一边是彼此之间紧密配合,战斗从一开始就失去了悬念。
如果是阵风跟歼-10之间1对1空战,携带流星空空导弹的阵风,面对着携带霹雳-15的歼-10C,起码还是有一定还击能力的,不会像5月7日那样,连歼-10在什么位置都不知道,就稀里糊涂被霹雳-15一发入魂了。
而5月7日的印巴空战,受到震撼的不仅是印度军队,还有台湾军队。栗正杰在节目中就表示:大家都在嘲笑印度是万国牌,可台湾自己呢?台湾的IDF战斗机可不可以挂上美国的响尾蛇导弹,如果可以挂,为何还要研发天剑导弹?台湾的防空导弹有天弓、爱国者,这两种能不能整合在一起呢?海军的军舰拉法叶是法国的,现在很多诺克斯军舰是美国的,成功级则是自造的,这一些系统可不可以整合在一起?
跟印度空军比起来,台湾地区空军还要略逊一筹,同样是装备型号繁杂,台湾地区空军最先进的机型是F-16V,撑死了也只是阵风战斗机的水平,并且F-16V只是一款起飞重量不到20吨的飞机,综合性能还不如起飞重量达到24吨的阵风。
阵风起码还配备了射程跟出口型霹雳-15差不多的流星空空导弹,而F-16V用的还是AIM-120,也就跟霹雳-12一个水平。至于台湾地区空军剩下的幻影2000和IDF这些机型,更没资格找歼-10碰瓷了,最多只能找“枭龙”切磋。以台湾地区空军的实力,跟巴基斯坦空军打都胜算不大,可将来台海冲突爆发,台湾地区空军面对的可是解放军,装备水平相比巴基斯坦那可是鸟枪换炮。
能够把阵风打得丢盔弃甲的歼-10,如今在解放军装备序列中,都快沦为打酱油的角色了。歼-10C在解放军那里,更多时候是执行近地支援、战场遮断、摧毁敌方野战防空阵地等任务,也就是当年强-5干的活。以歼-10的武器挂载能力,在携带3个副油箱、2枚激光制导炸弹或反辐射导弹的情况下,只能携带2枚近程空空导弹用于自卫,此时歼-10不会主动卷入空战当中。
届时,台湾地区空军所要面对的并不是导弹挂载能力有限的歼-10,而是一票武装到牙齿的歼-11、歼-16重型战斗机,至于更先进的歼-20,压根就不是为台湾地区空军准备的。目前中美俄空军的主力制空战斗机,都是重型战斗机,无论F-16、米格-29、歼-10这些中型战斗机怎么改进,都无法改变同等技术条件下,重型战斗机拥有中型机无法比拟的优势。
以改进型的歼-11BG为例,内部载油量高达9吨,无需额外挂载副油箱,全机身10个武器挂点全部可以挂载导弹,也就是能够同时携带6枚霹雳-15、4枚霹雳-10升空,而歼-10C为了保证航程需要额外携带3个副油箱,此时只能携带2枚霹雳-15、2枚霹雳-10,可以说1架歼-11BG的空战火力比2架歼-10C还强。
除了火力之外,中型机与重型机在探测能力上也不是一个水平,使用同样技术水平的有源相控阵雷达,歼-11BG的雷达尺寸几乎相当于歼-10C的雷达尺寸加上阵风战斗机的雷达尺寸,而歼-11BG使用2台涡扇-10发动机,发电量足足比使用1台涡扇-10发动机的歼-10多了1倍,这也就意味着,歼-11BG的雷达能够以更高的功率长时间运行,无论是探测距离、探测精度还是抗干扰能力,都要强于歼-10C。
在飞行品质方面,重型机也有优势。歼-10C的最大飞行速度只有1.8马赫,歼-1BG则能够轻松超过2马赫,歼-11BG的飞行高度也更高,更快的飞行速度与更高的飞行高度,能够在发射相同空空导弹的情况下,赋予导弹更快的初始速度与更低的阻力,导弹的射程会更远。
也就是说,在雷达与导弹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,歼-11BG的超视距空战能力,要显著强于歼-10C,无论是火力、探测能力还是攻击距离,都是作为重型战斗机的歼-11BG占据优势。
然而即便是歼-10C,放到国际上已经是五代机之下罕逢对手了,如果是歼-11BG出场,F-16V这类战斗机更没活路了,届时台湾地区空军会比印度空军更惨。
如果解放军使出全力,歼-11BG挂着霹雳-17出动,仅仅滞留在福建沿海上空,就能对着台湾战斗机来一场轻松惬意的打靶游戏,台湾空军战斗机刚升空,就已经被霹雳-17盯上了。如果歼-11BG仍然不够,解放军还有更先进的歼-16与歼-20,未来还有歼-36和歼-50,F-16V已经是台湾地区空军的天花板了,而歼-10C仅仅是解放军手下的一员小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