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2025年08月27日
- 星期三

民众的怒火从何而来?首先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伊朗国家利益委员会高官赛义德·穆罕默德·萨德的直言不讳。他在采访中毫不留情地抨击俄罗斯,称其在关键时刻不仅袖手旁观,甚至可能向以色列泄露了伊朗重要的防空系统部署信息。这一指控如同一记重拳,狠狠打击了伊朗国内的强硬派,让外界更加清晰地看到了这段关系的脆弱。

“海豚”的逆袭:从技术引进到国产脊梁时间拨回1980年,中国以“民用合作”名义引进法国SA365N/N1“海豚”直升机时,西方军事观察家们未曾料到,这型4吨级轻型直升机会成为撑起中国低空防务三十年的“铁脊梁”。1992年,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实现直-9国产化率70%的突破,更攻克了核心的涡轴-8发动机技术,为后续魔改埋下伏笔。当1996年直-9W武装型挂载“红箭”-8反坦克导弹亮相时,中国陆军航空兵终于结束无机载反坦克能力的历史,其弯梁式挂架设计甚至比法国原版“黑豹”武装型更早实现“一机八弹”配置(4枚反坦克导弹+4枚空空导弹)。

自8月初以来,乌克兰借助无人机对俄罗斯境内的炼油设施展开了密集袭击。这一系列精准打击几乎摧毁了俄罗斯十多家炼油厂的核心能力。根据路透社的统计,受损的炼油能力至少达到17%。想象一下,这相当于把俄罗斯经济的“血管”砍掉了一大块,令其在高峰期的能源需求瞬间变得捉襟见肘。汽油价格飙升近50%,各大加油站前人们排队加油的场景,简直是一幅现代社会的灾难画卷。如此景象,显然让克里姆林宫心急如焚。

从军事层面看,俄罗斯这次的防空成绩非常亮眼。在很短时间内精准拦截大量空中目标,并不是偶然的。这背后是俄罗斯长期投入技术研发、不断优化防空部署的结果。这也说明他们的防空体系在真实作战环境中是可靠的。在当前的俄乌冲突中,无人机成了一种成本低、攻击频率高的武器。俄罗斯凭借高效的防空系统,既保护了地面部队的行动,也为本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。这些实战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分析和学习。

当韩国总统李在明走进白宫时,他所期望的是与美国建立更为融洽的合作关系。然而,特朗普却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——驻韩美军基地的土地是否可以归还美国所有。在这次会谈中,特朗普明确表示,希望能取消《驻军地位协定》,将美军兵营的土地归还给美国。这一要求不仅令人震惊,更是直接触碰了韩国的主权底线,对内引发了强烈的舆论反弹。

早前,有多家媒体透露,日本政府正在给其他欧亚国家“打招呼”,劝说他们“谨慎考虑”是否出席此次阅兵。日本这样的行为,显然是出于某种深层次的政治考量——它们试图渲染九三阅兵的“反日色彩”,将其定性为与历史宿怨紧密相连的事件。然而,这种用意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,反而更加突显了日本内心的不安与自卑,甚至彰显出一种不愿直面历史的狭隘心理。

阿巴切夫中将跟俄军里的很多高级军官一样都是少数民族,1968年出生于达吉斯坦,塔巴萨兰族,1989年毕业于哈尔科夫近卫高等坦克指挥学院,官运亨通,在2021年就已晋升少将,全面战争爆发后成为由“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民兵”改编而来的俄军第2军军装,2023年晋升中将,最终在俄军“北方”集团副司令位置上被打残,好事是保住一命,坏事就是要提前退役了。

自2014年伊朗引进俄罗斯S-300防空导弹以来,双方的军事合作一直被视为对抗美国及其盟友的利器。然而,这次冲突的结果却让伊朗感到心如刀割。在为期12天的战斗中,伊朗的防空系统遭受重创,经济损失高达17亿美元,这无疑是对他们战略决策的一次沉重打击。

已加载全部内容
已经没有更多文章了